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详情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评测技术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第三次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

发布时间:2021/9/28 阅读:7176

中国储能网讯:9月27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评测技术规范》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抑制装置测试方法》两项团体标准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广东东莞华为公司召开。 

1.png

会议现场

2.png

会议现场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建新、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储能首席专家朱静、华中科技大学曹元成教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储能应用分会标准中心主任江卫良教授等代表出席本次工作会议。

会议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标准中心主任江卫良教授主持。 

3.png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致辞中表示,大规模储能的广泛部署需要不断破解储能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技术突破等关键问题。目前看,锂离子电池是现阶段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未来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安全问题是储能行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刘彦龙指出,加强储能运行对电力系统安全影响的研究,深化对储能运行安全的认识,尽快完善储能并网运行安全管控机制;全面提升针对储能自身安全的管控能力,加强对在运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和技术监督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主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储能事故隐患,制定故障应急预案和消防处置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储能并网、运行、检修、报废回收等全寿命周期的性能与质量纳入有效管控,推行针对储能产品的入网检测认证,开展针对储能系统应用效果的考核管理,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实现储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png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建新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建新在致辞中指出,当世界各国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未来数十年内的绿色经济发展指标,并做出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表承诺,它们带来的就不仅仅是一次能源产业与技术变革,更是一场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会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关于双碳的顶层设计是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过程,这需要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科技创新的支撑。

丁建新表示,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华为公司成立了“华为数字能源技术”产业子公司,致力于在国家 “双碳”和“新基建”经济战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发挥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这两大领域的优势,致力于让能源行业以绿色化、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华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包含能源数字化、光储一体电站、分布式发电、光储充电网络、储能无处不在、能源云、综合智慧能源,牵引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研发投入,我们期望在发电、用电、储电等诸多环节,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创新能够实现“发-输-配-储-用”端到端的可视可管可控,提升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最大化。 

5.png

会议现场

据介绍,华为数字能源具有全球化研发团队和技术平台,6000+员工中60%是研发人员,全球分布有12个研发中心。作为创新引领者,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从技术、产品、产业各个层面,与供应商、集成商、客户等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产业组织、标准组织等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最广泛的合作共赢。

6.png

 

会议现场

丁建新表示,当前,储能系统面临着自身安全风险、电池寿命、运维难度等系列问题,本次会议讨论的《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评测技术规范》与《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抑制装置测试方法》两项标准,分别从电池系统安全、储能系统安全维度进行储能安全风险评定,希望与会专家的集思广益,推动标准尽快完善、发布,共同促进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7.png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储能首席专家:朱静博士

上午,《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评测技术规范》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代表朱静博士,首先对第二次工作组会议讨论遗留的低速加热触发热失控测试条件、BMS均衡参数要求、电池系统过压保护判定条件等问题进行回复,并就标准讨论稿中修订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与会参编企业代表围绕标准适用范围电源侧典型应用场景、针对电池系统BMS不同架构形式产品的测试单元边界、第七章节测试方法中,主动保护功能单一故障条件及电池系统运输跌落测试条件等展开充分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8.png

华中科技大学:曹元成教授

下午,《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火灾抑制装置测试方法》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曹元成教授对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的修改建议进行了补充说明和回复,与会专家进一步对该标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控火要求、试验基本条件、不同形态的测试标准、火灾抑制性能测试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

9.png

与会专家合影

来自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浙江蓝盾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锐捷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诺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库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安徽成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维龙(镇江)机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慕成防火绝热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嘉名科技有限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阳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班尼戈智慧管网股份有限公司、万真消防技术(广东)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安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振兴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浦能源有限公司、青岛前沿发展技术有限公司、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东莞市巴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天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驾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格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东方醒狮储能电池有限公司、四川赣盛新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亿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萧县鑫辉源电池有限公司、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硕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力容新能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北京及安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武汉云侦科技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能宝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86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