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简称《新电池法》)逐渐提升对于电池生产的标准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欧盟要求在电池供应链、物流等各个环节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感到苦恼。日本和德国的媒体近日报道称,在新法规面前,中国企业凭借技术能力从容应对,但其他国家的企业有些力不从心。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欧盟《新电池法》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自2024年7月起,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含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需提供碳足迹声明及标签。电池出口厂商需披露从上游矿产、材料到电池生产、回收及再利用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后续欧盟还将会对碳排放进行分级,并设定相关阈值,并要求电池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电池护照”将是欧盟新电池法落地实施的重要支点。电池产品的产地、生产厂家、容量、性能、用途、化学成分、可回收内容物等信息,都可记录在数字化“电池护照”中。2026年,动力电池必须持有护照,才有资格在欧盟销售。新法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强化了电池回收管理。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欧盟的新电池法遭到了欧洲企业的抱怨。德国《图片报》报道称,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此前从德国联邦政府获得近10亿欧元的资金,用于在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建造一座新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但欧盟的电池新规让德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电池在全球和欧盟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依照欧盟的“碳足迹重新计算”计划,德国制造的电池或因生产流程不够绿色低碳而被认为是“脏电池”。依照这一标准,德国发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芬兰和瑞典等国家2022年的水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警告称:“这项规定将意味着德国明显的竞争劣势,并使我们的国家对联邦电池生产失去吸引力。”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汇报》23日称,德国电池生产商瓦尔塔面临破产,目前正在重组,但股东已经大量逃离。而《法兰克福汇报》则批评欧盟的电池生产漫无目的,缺乏规划保障。中国基于长期的产业政策和激烈的竞争取得了成功。
日本的汽车和电池制造商也不得不勉强应对欧盟的电池新规,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企业大多缺乏足够的新能源减碳技术,无法按欧盟的要求削减生产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意识到危机的日本企业计划加快赶上中国企业的步伐。
“面对欧盟的电池新规,中国企业态度从容,而日本企业愁眉不展”,《日本经济新闻》以此为题报道称,有中企技术人员表示,公司已经拥有绿色生产的“一条龙”技术,包含从矿山资源开采到原材料的采购、制造、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技术人员表示“为应对欧盟的信息披露要求,只要从过去积累的大量数据中公布若干必要数据即可”。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产业链范围越大技术就磨合得越成熟。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了60%。在电动车电池领域,中国现在全产业链都打通了。从上游的采矿到最终电池包的产出,掌握全产业链的技术环节。而相对来说日本和韩国缺少矿产,做电池主要的原材料都要进口。中国电池公司的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能力也强。因此相对于日韩和欧洲的企业,中企面对严厉的电池法规就相对应对比较自如。
相比日韩企业,中企还有一个优势。德国《商报》称,由于美国拥有更具吸引力的融资环境,LG、三星或SK等韩国电池供应商倾向于向美国而非欧洲扩张,而中国供应商往往倾向于在欧洲拓展电池业务。例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除了在德国图林根州设有工厂外,还在匈牙利建造一座新工厂。据称,中国电池企业未来几年要对外投资7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流向欧洲。因此对于欧洲的各项政策要求准备较为充分。中企还正在各个环节同欧洲企业展开投资合作。例如宁德时代最近与沃尔沃在中国合作回收电动汽车电池,促进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这有助于减少电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